第486章 三圣地(下中)(1 / 2)

接到最后麻巧曼传来消息时,弓龙混杂在李重霄的队伍里,蒙混过了宝器宗的开场大宴了。

当然弓龙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品尝一下这规格高到离谱的一场宴会,而是为了能够更加接近接下来可能铁沧岛会有所动作的策源地。

刀殿都参加其中了,就算是李重霄一行人没有被刀殿发现,光是来自扬州城的那些探子出来,他们的事情也瞒不住了。

主要是被楚王家的二先生提前给找到了消息,这是李重霄最没有想到的。

不过既然大家都没法继续掩藏行踪了,已经是武林会盟开始前的最后一晚了,李重霄也觉得没有什么必要再低调下去了。

于是第二日,由公琰瑜传回了消息,李重霄一行人被放在了此次宴席最为显眼的位置,就连迎接众宗门入宝器宗的时候,李重霄一行人的行头也明显是要比那些缎阳宫、沙溪府什么的要高出不少的。

两队不苟言笑的宝器宗内门弟子矗立在众人两侧,前方还有引路人,一路毕恭毕敬的为李重霄等人开路,登丰庭之时,那数百丈的红毯,从高处缓缓滚落,如同一道鲜红色的瀑流从天上潺潺倒流。

李重霄自然是换上了更加惹眼,或者说更加正式一些的行头,本来说是他们要按照江湖人的规矩,李重霄的身份也不会显得那么特殊……到最后一晚李重霄还在嘟囔着自己是青城派的闭门大弟子来着,不过被众人一口回绝了。

他们真的是受够了鬼话连篇的这种感觉了,真不知道之前与那些江湖人打交道的时候,李重霄是怎么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说出这样一听就是谎言的谎话的。

所以青城山最后的传承没有能够从这一场盛会之中重新崛起,这让李重霄在今后的日子里一直念念不忘,他们后来一路北上的时候,李重霄只要是有机会……就会把他那一套说辞拿出来,到最后真的搞得整个大汉都对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宗门耳熟能详……怎么着也算是李重霄的本事吧,毕竟他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人。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李重霄以王爷的身份来到了这场武林会盟,那么他的行程就算是彻底公开了。

大汉当然是有明文规定的,不管是何种的爵位,有封地的,那必然是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之中不得随意外出,不然这就是公然挑衅天子之威。

不少人都不是扬州本地的修行者,他们当然是来自天南海北,要说消息灵通,他们可是要比普通老百姓知道的要多得多了,江湖上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消息就如同燎原之火一样,一夜便能传遍大江南北。

所以楚王的那些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的传言,加上这位大汉最为神秘的异姓王爷的到来,人们似乎又能够捕风捉影,背地里说道些什么了。

但是李重霄一行人的淡定与从容的确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毕竟他们的情况他们自己最清楚,有君秀跟着,也就是有着天机阁的照应,其实他们的行为早就已经是被默许了的。

君秀说自己最开始是要彻彻底底记录蜀王的衣食住行的,但是后来这个工作便交给别人了,也不知道是谁安排的。

有些事情李重霄是知道的,比如每个王爷身边不远处,其实都会有天机阁安插的眼线,这些眼线的或明或暗其实取决于这个王爷他的行为究竟是不是合乎逻辑。

但是像他这样已经在修行一途上小有成就的人都没有办法清楚感受到天机阁的那位密探的位置时,只有让战三秋去感知,才能够知道有人是在一直跟着他们的。

不过君秀也说了,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李重霄身边的人实在是实力过强,这种情况下,就是对方也没有办法彻底搞清楚李重霄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过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的话,君秀说自己的师父也应该会明白的。

密探你可以知道他存在,但是你不能指明他的真正位置的时候,他其实就是消失的,这样的逻辑,奇怪,但是却就是天机阁对于一些重要人物监管的必要性。

朝廷重视江湖修行者的力量是从三五十年前开始的,那时候是以武当仙人下山渡黄河戍边的事情为导火索,最终天机阁是建立了起来,但是朝廷意识到江湖修行者的力量时确是要早太多太多了。

当年冀州的平原王叛乱时,已经是二三百年前的事情了,大汉虽然稳固,但是内部依然是有矛盾的,人无完人,一个国家这样庞大的机器更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平原王因为当年先帝托孤一事记恨在心,毕竟他随先帝征战匈奴,为大汉开拓了疆土,先帝曾许诺他为皇太弟,皇太弟的存在很是稀少,但是不是没有合理性,譬如当年大汉的某位天子因为饮酒暴死,幼子刚刚满月,这种情况下,太上皇便准备了合法合理的皇太弟的册封仪式。

其实只是为了让那位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储君,他先加封皇太弟,随后便登基称帝,而他膝下并无子嗣,于是又立先前暴死的天子的幼子为太子。

这种逻辑其实并不奇怪。

帝王家事总有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会发生,失足坠马死掉的,饮酒过度死去的,有沐浴时淹死的……若是有哪朝天子的后代不足以承担起治国之事时,如果没有争端,另立储君是相当明智的做法。

后来几百年后有一个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勇武智全,却生了一个呆头呆脑的儿子,但是他依然立起为太子,待太子登基之后,智力不健全的太子将整个天下搞得乌烟瘴气,间接地导致了后来朝代的灭亡。

平原王被许诺的储君没有落到手中,难免有些不忿,但是他毕竟是王爷,大汉又如此稳固,造反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酒水害人匪浅,听信谗言的撺掇之下,一日借着酒劲他便起兵造反了,最重要的是因为他造反的毫无征兆,虽然他后来清醒之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并且多次恍惚间想要直接羞愤投降,但是骑虎难下之情,爱将也纷纷拥护他称帝。

靠着奇袭的作用,长安城竟是被他一时攻陷。这边是后世所称的平原之乱。

这时候有江湖什么事情呢?

年幼的天子逃离了长安之后,恐于不能处理,一时间竟然是毫无办法,区区三万人政变,竟是将当年拥兵百万的大汉搞得有些摸不着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