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也是一前一后。”
“谁在前,谁在后?”
“还是湛老师在前,蒲老师在后。”
“中间相隔多长时间呢?”
“也是一袋旱烟的工夫。”
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思维的触角如同树根一样,只要想往深处延伸,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阻碍,都能到达它想要去的地方。
两个人出门和进门的时间这么紧,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湛玉曼家住在县城,她晚上会到哪里去呢?”
“她有时候会到学生家去走走。”
“不错,湛玉曼经常到学生家去,但一般都是在白天,我们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分是山里的孩子,所以,她晚上很少出去家访,除非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者特别的事情。”
“蒲老师是哪里的人呢?”
“他是石头寨人,南山的北坡有一个采石场……就在智觉寺的后面,石头寨在采石场的下面。”
在上一个故事里面,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个采石场,田大帮就是在这个采石场受伤的。
应大爷又开始换烟丝了,李云帆看了看手表,时间是十点三十八分,应大爷一锅旱烟抽了七分钟,他说的没错。
“那么,在出事之前一天……或者前两天里,湛玉曼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呢?”
“没有……我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她这个整天介乐哈哈的,这么说吧!除了吃饭,她平时总要哼几句。应师傅,我说的对不对?”戴老师道。
“没错。十一号的晚上,湛老师在办公室里面改作业,我在学校里面转的时候,还听到她哼歌来着。”
“可不是吗?我在井上洗衣服的时候,也听见了。昨天晚上,我们俩一起到伙房打热水,和平时一样,她怎么会突然寻短见呢?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湛老师是教什么的?”
“教语文和音乐课。公安同志。”应大爷好像想起了什么,“那天晚上,湛老师可能是到学生家去家访了,你们可以问问海子,湛老师家访的时候,海子一般都跟着,湛老师家访的大多是山里的孩子,这一带,海子熟悉啊!”
于是,第三个被请进传达室的人是海子。
孩子今年十四岁,现在读五年级,他读书比较迟,中间也曾中断过学业,所以落在了湛老师的班上。
海子的身高在一米六零左右,头上戴着一顶漏了一点花的棉帽,上身穿一件明显偏小偏瘦的棉袄,右下摆处打着一个巴掌大的补丁,下身穿着一件黄军裤,军裤比较长,下面卷了几道,他的脚上穿着一双比较新的东北棉鞋。
海子的眼眶红肿,眼眶下方还有一些泪痕。
“海子,公安同志找你了解情况,你不要害怕,好好说话。”应大爷道。
王萍将海子拉到床边坐下。
“海子,你姓什么?”
“俺姓房,俺叫房海子。”
“今年多大了?”
“十四岁。”
看上去,海子比实际年龄要成熟许多。
“海子,你以前是不是经常陪湛老师到同学家去家访?”
海子点了两下头。
“前几天……七号……或者八号的晚上,你有没有陪湛老师出去家访啊?”
“陪了,是七号的晚上。”
应大爷释然地松了一口气,他的判断果然没有错。
“除了我,陪湛老师家访的还有大松。”
“大松也是湛老师班上的学生,姓李,叫李松林。”戴老师道。
“湛老师到哪位同学家去家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