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682 字 1个月前

孙策拍着大腿,感慨不已。“说句不让你生气的话,我最钦佩的就是云长的忠义,最遗憾的也是云长的忠义。如果他当初愿意留在豫州,我现在说不定已经打到冀州了。想当初云长出马,一战而取九江,何等快意。我为他铸青龙偃月刀是让他杀敌立功的,不是让他种地的。早知如此,何不为他铸一把锄头?”

关羽抚须轻叹,虽然没说什么,眉宇间却欣然自得,大有得遇知音之感。刘备忐忑不安。关羽本来就求战心切,被孙策这么一蛊惑,怕是没人再拦得住他。再不让他出战,他说不定真要转投孙策了。

“行了,我就说这么多,听不听是你的事。”孙策转身面对关羽。“云长,我有几句话想跟你说。”

关羽拱手施礼。“君侯请说。”

“第一件事是你父亲。你父亲在襄阳,有公明照顾,生活无虑。但公明只能照顾他的起居,解不了他的心结。你尽快娶妻生子,让关家有后,不要让老人家等得太远。他花甲已过,什么时候走真是说不准的事,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时候再后悔可就迟了。”

想起老父,关羽心中酸楚,低了头,凤目微红。“喏。”

“第二件事是胡人。你读过书,知道夷夏之防,想必也知道我下过杀胡令,既然你不肯留在豫州,来了幽州,我希望你能成为李广那样的飞将,成为守护华夏衣冠的坚城。将来有机会,希望能和你一起横行大漠,驱逐蛮胡。”

关羽心潮涌动,大声说道:“敢不从命。”

刘备暗自苦笑,却不好阻拦,只得跟着说道:“备虽不才,也希望有机会与君侯并肩作战。”

孙策点点头,没搭刘备的茬。“最后一件事就是这涿郡。玄德是涿郡人,不好任涿郡太守,你是河东人,没有这个顾虑。将来如果拿下冀州,冀州牧也是做得的。玄德这个计划虽然粗疏,让你出战却是个聪明的决定,希望你做好准备,万一袁谭不识时务,你不要辜负了青龙偃月刀,不要辜负了你这一身武艺。”

关羽欠身施礼。“羽虽不敏,必不敢负君侯期望。”

孙策长身而起,甩了甩袖子。“甚好,我就说这么多,就此别过。我还要去渤海,想办法和袁谭见一面,顺便看看渤海的形势。”孙策看着刘备,意味深长的说道:“玄德,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刘备心中一声叹息。他听得懂孙策的言外之意,留给他的机会的确不多了。

第1751章 两面三刀

目送孙策登上楼船,庞大的船队起帆,缓缓向西驶去,刘备站在岸边一动不动。

关羽站在一旁,眼神有些失落。他刚刚看到了甘宁。这个险些与他交手的锦江贼现在已经是孙策的水都都督,麾下三千多人,楼船十余艘,据说还在不断增加,渤海一带已经是他纵横往来的池塘。

说起来,甘宁立功还在我取九江之后啊。关羽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刘备没有回头。他知道关羽不是后悔,只是遗憾。关羽当初完全可以不来幽州的,他离开豫州时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关羽还是来了,将他的父亲托付给徐晃,带着周仓等人不远千里赶到幽州。他没有后悔过,他只是遗憾,遗憾到现在还没有平定幽州,建立赫赫功勋。

平定幽州有那么容易么?以战养战,说起来容易,孙策自己怎么不以战养战,他那么有钱,又有大量的户口,为什么不直接攻入冀州,解决袁谭?战马当然是一个原因,但绝不仅仅于此。他就是想骗我牵制袁谭,好让他休养生息。

这是一个坑,奈何关羽看不出来。如何才能将他拉回来,这是刘备现在最头疼的问题。

当然,孙策有一点没说错,幽州世家也不可能支持他,该杀的还得杀。

刘备转过身,招呼关羽回城。关羽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渐行渐的船队,两步赶上刘备。“玄德,什么时候发兵?”

“云长,这事要从长计议,我先要取得张使君的支持才行。你先准备好粮草,一旦我和张使君谈妥了,随时可能出师。”

关羽点点头。“兵贵神速,现在已经是七月了,秋收之后,那些胡人又会来要粮,我们是给还是不给?且太史慈已经去了辽西,有公孙范、公孙续相助,他随时可能深入草原。如果被他们抢了先,我们面子上可不好看。”

刘备有些焦躁,停住脚步,没好气的看着关羽。“云长,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与袁谭交手,或者出兵草原,太史慈可能会在背后捅我们一刀?”

关羽愣住了。“玄德,你怎么会这么想?”

“我……”刘备觉得没办法和关羽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想?兵不厌诈,太史慈是辽西太守,却不去郡治阳乐,非要和公孙续在一起,两人离渔阳境不过两百余里,对骑兵来说也就是一天的路程。

简雍在一旁看着,这时插了一句嘴。“防人之心不可无,谨慎一点总是好的。不过事已至此,府君若想控制整个幽州恐怕也不是易事。不仅右北平、辽西、辽东属国已是他囊中之物,辽东、乐浪、玄莬三郡恐怕也难幸免。”

刘备皱了皱眉,嘀咕了几句,倒也没说什么。那三郡反正也不是他的,孙策取就取了吧,他最头疼的还是驻扎在右北平的太史慈。这是一个和孙策能力相当的大将,这样一个人在身边,以后还怎么睡得着啊。

“宪和,你过些天去见见太史慈,看他有什么计划,是不是打算一直留在附近。”

“喏。”

关羽有些不悦,觉得刘备过于小心了。不过一想到太史慈的战绩,他倒也不敢放言。孙策用人一向很准,既然能将太史慈安排到幽州来,太史慈必然不是弱手。

……

一路上,刘备再三叮嘱关羽不要轻举妄动,说得关羽都烦了,只得发誓不会擅自出兵,刘备这才放心。他一路赶回泉州,和关靖叙述了与孙策见面的经过,关靖也觉得这是一个取得张则支持的好机会。有了张则的支持,至少幽州世家不敢明目张胆的和刘备做对,说不定真有机会夺回涿郡。至于以战养战,他觉得要慎重。以他对公孙瓒战绩的了解,公孙瓒这些人是打出了赫赫名声,白马将军威镇北疆,但他实力有限,真正迅速发展还是击败青州黄巾之后。

关靖说道:“依我之见,还是先解决涿郡问题为好,草原上的事可以等一等再说,看看太史慈他们是怎么做的。如果他受挫,想必吴侯也无颜再提。”

“如果太史慈胜了呢?”

关靖有些惊讶。“府君觉得太史慈会胜吗?”

刘备不吭声。关靖对孙策了解有限,他不知道孙策打过很多看起来没什么胜算的战斗,最后都胜了。这人猛如虎,狡如狐,是一个很难缠的对手。他对幽州野心勃勃,又派出太史慈这样的重将,不可能只是心血来源的决定,至少有一定的机会。

关靖接着解释道:“府君,右北平、辽西加起来不过两万余户,辽东属国更是以乌桓人为主,太史慈能纠集多少人马?五户养一兵,最多五千骑。狼山是乌桓人的聚居地,正对着辽西,不下两万落,阵亡在官渡的蹋顿就是辽西乌桓大人的从子,他们和袁氏关系匪浅,恐怕不会轻易向太史慈屈服。纵使吴侯舍得花钱,装备最好的军械,太史慈要想取得大胜也非易事。一旦激怒了乌桓人,入境劫掠,只怕三郡要生灵涂炭,太史慈能不能立足都不好说。”

刘备觉得关靖说得有理,但他还是不放心。他们做不到,不代表孙策和太史慈做不到。比如趁着朝廷对袁谭态度不明的机会迫使张则低头,他们就没想到。

那个诸葛亮……真是可惜了。

刘备和关靖商量了一路,还没等回到安次城,就派简雍赶去蓟县,和张则密谈。

……

张则心情很低落。

田畴与孙策见了一面,什么事也没谈成,却被孙策抢白了一顿。虽然田畴没有直接转述孙策的话,但张则久在仕宦,猜得到田畴遭受了什么样的屈辱。

孙策的眼里本来就没有自己这个幽州刺史,他委任公孙续、公孙范和太史慈为官根本没有和他商量,甚至连通知都没有。事实上,他也控制不了。公孙度割据辽东三郡,他无可奈何。袁谭抢占涿郡,他无可奈何。刘备抢占安次,他也无可奈何。如今孙策一下子抢走三个郡国,他同样无可奈何。

他这个幽州刺史只剩下一个名头,连幽州世家都不怎么看得起他。只不过幽州世家损失太大,不得不互相扶持,借着朝廷的名义以自保。